第299章 与有荣焉-《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
            
            
            
                
    第(3/3)页
    从郡县开始,再到州,最后一关才是上京。
    以地域为中心,层层选拔,所以看的都是户籍。
    幸好陈阿伯摇了摇头:
    “非也,非也,陛下的圣旨写得很清楚,各地按户籍在当地组织层层考试,族里这回是有几个孩子打算试一试,便都留在了村里跟夫子们专心致学。”
    “他们若能考进上京来,也不枉费这些年贤弟往族中送来的那些珍贵书籍了!”
    陈彦之父子在心底松了口气。
    他不赞成道:“云勉兄此言差矣,万丈高楼平地起,我相信族中子弟们一个个都是好的,便是今次不行也还能再等三年。”
    “按理来说,县试,郡试和州试,分别是一年完成的,每通过一场考试,考生们都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下一场,但今年是因为陛下初登基,才开了这第一场考试,将各地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有余,难免准备不足。”
    说罢,陈彦之话音一转:“但我还是相信咱们族里的孩子们的,云勉兄回去后,便告诉孩子们,我就在上京等他们。”
    陈阿伯连连点头:“彦之贤弟放心,我回去后一定好好鼓励孩子们,让他们全力以赴。”
    话是这么说,包括陈阿伯在内,族长和族老们心里其实还挺有信心的。
    因为几年前上京陈家就开始让他们族里紧抓孩子们的读书的事情,族学教授的内容也和镇上书院大不相同。
    但陈氏一族却莫名自信,自己已经占据了先机。
    果真不愧是出了一个宠妃的家族,连新帝登基后的新政都能提前洞知。
    正是因为如此,陈氏一族对上京这一支也敬畏更甚了。
    说完,陈阿伯又回答了方才陈弁林的问题:
    “这几个孩子正是这三年族里考核中除了那几个准备参加此次考试的佼佼者,本是打算开春再送孩子们过来的,但有这事在前,族里便让我走这一趟,顺便把孩子们先送来,让贤弟多费心。”
    “几个孩子虽不算十分聪明,也都踏实勤勉,贤弟便当自家子侄一般,做错事该打该罚便是,族里和他们父母都毫无怨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