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边走宋宇边小声对着刘克庄说道“:看到没,人再多,也都是木头桩子,略施小计,万马丛中穿梭自如啊!“ 刘克庄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着宋宇说道“:太子您的胆子也是够大的。兄弟现在走在这千军万马之中,都止不住的出冷汗,殿下您却依旧嬉笑怒骂,兄弟真是佩服之至啊!“ 宋宇听了刘克庄夸赞得话语,砸吧砸吧嘴“:胆大也算是优点?“ “:临危不乱,乃是上将人选,殿下,您现在已经能做得一方统帅了。而且若是没有胆量,还不是会跟这史嵩之之辈相同,您三句话不到,他就屎尿横流了?到最后除了会互相拆台,只怕屁事都做不了。” 就这样,宋宇一行人在史施德这张麻子脸得庇佑下,招摇过市,一路领着这千余士兵,来到了皇城北门,和宁门外。 照理说,平常这和宁门很少开放。属于宫娥太监们出城采买之门,也就是后门。 平常大臣们上朝,都得绕道南门才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临安是个长条形,这宫城,是在临安的最南端,也就是说不管百姓还是朝臣居所,全都在城北。这就使得上朝的大臣,全都得兜个很大的圈子,绕道南门才能上朝。 但今日是登基大典,所以北门也一并开放。只不过多了许多人马把守,看起来戒备森严的样子。 现在这北门上的守将,十分巧,正是杨皇后的堂弟杨次山。之所以史弥远派遣他来这,一则这杨次山是杨皇后的堂弟,也算是皇亲国戚,这和宁门后,便是宫内宫娥太监居所。 再往里,就是皇妃贵人们的住处,让皇亲国戚来守此门,也算是十分合理。 二则这杨次山手握兵马,再加上杨次山的两个儿子兵败扯谎,史弥远已经十分信不过这父子三人了,索性将他杨次山的兵马,夹在自己皇宫内和皇宫外两队兵马中间,到时他杨次山就算玩什么花样,只要看到自己的处境,也会乖乖地待在原地不敢造次。 “:杨指挥使大人,门外来了一队人马,说是史相传唤,您要不要出去看看?”只听城门守将传报躺在太师椅上的杨次山道。 杨次山听了,也不睁眼,就这样懒洋洋的躺在太师椅上回答道“:他史弥远调动兵马,干我等何干?由他去吧。” “;大人,门外来的,可不是几百人,而是上千人,个个兵器盔甲森然,好多瞅着面生,您还是出去看看吧。”那守将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杨次山听了,懒洋洋得从太师椅上站起了身“:走,领本指挥去看看。” 语毕,杨次山在守将的带领下,来到了城门楼垛口前,将头伸出去,聚精会神得扫了一圈城下那队兵马。 哪知这一看不要紧,杨次山冷汗立马下来了。为何?原来这杨次山可不像是别的木头桩子兵,只要见了史施德就会放行。至于他史施德的处境,压根不会深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