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简单-《宋鼎》


    第(2/3)页

    六月二十七日,贾旭终于率领神火营和部分巡捕,自石碌西南而行,乘坐新建好的轨道,第二日便到达了感恩县。二十八日,琼州安抚使司廖莹中的座船驶入了感恩县的港口,贾旭率领众人在码头迎接。

    “想不到,短短两年多时间,还真的被你折腾得天翻地覆啊。”看着感恩县城里如火如荼的重建景象的廖莹中,不由得感叹道:“之前是昌化、后来是石碌,如今又是感恩,你真的是准备将整个岛上的城市重建一遍么?”

    “如果可以,将整个天下重建一遍也无妨啊。”贾旭微笑着说道。

    廖莹中吃惊地顿住了脚本,盯着贾旭看了看,发现他依然是微微笑着、不似有它,便也没多说什么。二人继续在城中踱着,看着周围流民抹灰盖房,辛勤劳作,脸上都是满怀期望的样子,廖莹中感叹道:“千百年来,多少夫子、大才治国理政,人人都要标榜自己、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最终却都是百姓越治越苦,官绅越抑越富。我也是厌倦了他们的嘴脸,可我自己却也没有良策,真的主政一方,也不见得就真的比别人强。故而我这些年来心灰意冷、不愿做官,只想刻些书传于后世,也算如横渠先生言、为往圣继绝学。此番出任琼州,也不过是与你家大人相交多年,感怀知遇之恩,想着为他的独子扶上马、送一程,以报答这些年的照拂。只是没想到,当年府中那个顽皮无赖的少年,短短数年间,竟创下如此大的一番事业。”

    “山野小县之中做些道场,也谈不上什么大事业。”贾旭继续谦虚道:“更何况,以贾旭一己之力,又能做多少事?还是有赖我家大人支持、贾叔帮衬,加上众文武的鼎力配合,才能有如今这般小小成就——非是我妄自菲薄、或者在这里与廖叔你假谦虚,如今这些,与我心中所图,还差得远了。”

    听到这里,廖莹中再次站定,盯着贾旭,俄而又摇摇头自嘲地一笑,继续边走边说道:“可否与我说说你的宏图远志?或者、介绍一下你接下来还准备如何引领你治下的这些子民?”

    贾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一边陪着廖莹中在城中巡视,一边眼望远方,似在思考着什么,半晌之后方才开口说道:“要说治政理民之法,好似纷繁复杂、千般万绪,一时却也不知从何说起。然而再一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因势利导。廖叔刚才提到的那些古来贤才,要么学识渊博、要么智计卓绝,以我之顽劣,无法与之相较。可能也正因为我有这种自知之明,我才能控制住自己指手画脚的欲望,才能认真倾听普通百姓到底想要什么。”

    “那些贤才们,真的个个聪明绝顶,但他们坏就坏在太聪明。他们将自己凌驾于众生之上,视百姓为愚昧、无能、需要自己拯救的对象。他们不知道、不屑知道、甚至刻意地不想知道百姓真正想要什么,却会设计出一套套精妙的政策和办法,然后推之天下而施行。行之有效乃是他们高屋建瓴,可更多的时候,则是因为他们不体民情,导致政策办法在施行时磕磕绊绊,问题频出。”

    “这时候便是百姓愚昧、不能体谅上意了,觉得他们不理解自己的苦心,不能与自己一同站在更高的角度统筹地看待全局问题,不能忍一时之苦以换未来长久之甜。”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百姓也许圣贤书读得确实没他们深透,但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不希望它可以变得更好。每个人每天清晨出门,日暮方归,无非就是想方设法的养家糊口,期望着今天能比昨天更好一点,为了做到这些,他们有着这世界上最高的智慧、最深的忍耐和最强的执行力。”

    “而我们这些司牧一方之人,不需要指手画脚地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人家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情,用得着我们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教?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不过就是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弯下我们直挺的腰板,踏踏实实地到百姓中来,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然后为他们指明方向,告诉他们朝哪个方向努力,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们自然会发挥全部的聪明和努力去实现它。而这几年我在昌化军做的事情其实就这么简单,给大家搭好台子定好目标,然后把事实摆在他们面前,只要你愿意努力工作,只要能完成我制定的目标,你就可以让家人吃饱,可以让孩子有书读,逢年过节可以给夫人扯二尺布、买一把铜簪子,可以给家中长辈买一包软糯的糕点让他们夸自己是孝子贤孙。”

    “百姓想要的其实就这么简单,我一个丞相家的公子哥儿,成个亲收的礼,就够全昌化军十几万百姓几年间家家欢腾、安居乐业。”贾旭最后自嘲般地总结道:“孔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蛮浅显的道理,可惜千百年来,有些人他就是不懂,或者说,不愿意懂啊。”

    廖莹中默默地听着贾旭说了许多,最后叹息着说道:“是啊。很多时候,越是浅显的道理,偏偏越是难以做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