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敌情(下)-《晚明海枭》
第(1/3)页
崇祯元年六月上旬,就在林海收到澎湖军报的第二天,苏鸣岗的胞弟苏廷轩来到了淡水。
苏家本是福建同安县的小地主,祖祖辈辈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可以说是中等偏上的殷实人家。
这样的家境可以支撑得起子弟入学,以便通过科举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所以打从苏鸣岗和苏廷轩幼时,家中长辈就将兄弟俩一起送入了私塾。
虽然这兄弟俩是一奶同胞,但秉性却十分不同。大哥苏鸣岗自小就喜欢追鸡撵狗,长大一点又成天耍枪弄棒,专爱结交一帮无赖渔民,整日就是兴风作浪、惹是生非,经常把苏家长辈给气个半死。
老二苏廷轩却颇有点读书种子的模样,打小就明礼崇德、尊师重道,学业上也颇有点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劲头,就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私塾先生都对他赞不绝口,时不时在课后给他开小灶。
然而命运并一定会眷顾好孩子,苏廷轩的举业之路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十年寒窗仍然过不了府试这关,连个童生资格都混不到。
反倒是苏鸣岗因与长辈口角负气离家,在弱冠之年便纠集了十余健儿远走南洋,短短数年时间就混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海商,与李旦、许心素、黄明佐等人称兄道弟。
于是苏廷轩也干脆不再搞他的举业了,借着胞兄的货源和人脉做起了香药生意。二十余年下来,苏家的香楼、香铺已经开遍了福建各府,甚至在江南都有几处分号,可以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了。
由于苏家是这一代才成为暴发户,所以在福建官场根基不深,一旦碰到为难事还要靠苏鸣岗的生意伙伴许心素、黄明佐等人罩着。其中许、苏两家是同安老乡,而且李、许集团与VOC通商也经常有求于苏鸣岗,所以比之黄明佐,苏家与许家的关系又更近一层。
这次苏廷轩来淡水,就是由许心素的堂弟许心旭派船送过来的。后者也在移民司任职,眼下正在漳、泉负责招收移民,想来应该也收到了澎湖方面的军情。
林海感到事情不简单,急忙在关渡城接见了苏廷轩:“苏大掌柜,何事劳你亲自来淡水走一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