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辽西走廊夹在蒙古高原和渤海之间,长约200公里,这条道路难走程度并不比蜀道简单多少。 因为“傍海道”的尚未开发,现在想要通过辽西走廊则需要穿越燕山山脉中一道道河谷。即“古北道”、“卢龙道”等山谷道。 这就是公孙渊敢和大魏叫板的底气,大魏向来不擅水战,水路可以高枕无忧。 而在幽州北方都是鲜卑部落,大魏是不可能派遣大量部队借道鲜卑来攻打辽东的。 所以只需要将辽西走廊拿下,守住这处要地,便能割据一方,实现自己登基称帝的梦想。 黎明的光芒渐渐降临,公孙渊一夜未眠,突然心有所感,立刻掀开大帐,只见一位军士快速地跑到他的身前。 “报,主公,幽州蓟县紧急军情。”这位军士在说话时已经是气喘吁吁,脖颈后还斜斜插着一柄令旗。 公孙渊接过军报一看,顿时知道,坏了,这轲比能竟然在蓟县城外被大魏军队正面击败。 大魏举起的屠刀并未就此放下,数万大军正在向着辽东方向杀来。 烦躁的公孙渊一脚踹开传令兵,大声嘶吼着,“传令全军,集结!” 没有了轲比能这支声势最为浩大的鲜卑大军吸引火力,其他诸如步度根等等根本就不会被大魏军队放在眼里。 那么大魏的下一个目标不言而喻,那就是他这位辽东太守。 面对兵威正盛的大魏军团,周围几个郡县新附,怕是等到大魏大军到来时便是反戈一击之日。 公孙渊很快便带着手中最后的两千兵马准备赶往辽西郡,务必将大魏兵马阻挡在关内。 此时辽东郡县内极为空虚,只剩下了百来个衙役,其他的全都被公孙渊抽调走,他准备殊死一搏。 他在赌,赌自己的命运,能够成功将大魏军队拦截在辽西走廊之外便能活下去,否则大魏皇帝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 违背大魏皇帝的意思便逼迫大魏任命的辽东太守退位,还与鲜卑等异族有所勾结,这要是战败了,给他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