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戚元彪的下属对于湖广地方卫所的糜烂不以为然,戚元彪的上司姚宗文对湖广地方卫所的糜烂忧心忡忡。但是,他们都不及戚元彪对整个大明朝的军事状况充满了失望。 姚宗文的心思比较简单。他觉得,就是矬子里拔大个,也要从各地卫所的正兵和军余中抽调士兵组成自己的直辖武装。毕竟,作为地方督抚,如果自行招募百姓成军的话,很容易给政敌留下破绽。要知道,在政治斗争中的任何微小的破绽,都会成为政敌攻击自己的手段。 戚元彪对此的意见很大。熟读《纪效新书》的戚元彪,在理性上就认为卫所兵不可用。这些不是驻扎在府城里,就是有独立军城的卫所兵,已经几代人都是市井中人了。戚大帅可是说过的,这等油滑奸巧之徒是最不可用的。 不过,戚元彪的表态被巡抚大人姚宗文忽视掉了。因为戚元彪的不合作,姚宗文命令自己的武官幕僚中的一个熟读兵书战策的武举人,承担挑选“精兵”的工作。这位武举人也是个奇葩人物,他从四个卫所中精挑细选,还就真的选出将近一千个“合格”的兵员。 戚元彪可是知道这些“合格”的兵员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这群人都是四个卫所中年级比较轻,体质比较好的士兵。他们都是俗称“样子货”的家伙。 很明显,这些士兵实际上还不如那些三四十岁的卫所老兵呢。因为他们连基本的号令都搞不清楚。而那些卫所老兵,大多在十几二十几年前有过些军事经历。他们多多少少的还知道要排好队列不是。 戚元彪因为自己和上司姚宗文之间理念上的冲突,被上司姚宗文剥夺了对未来军队的掌控权。戚元彪心里非常的别扭。他顺势把“点兵核饷”的工作业移交给了那个万历年间的武举人陈建业。他自己则跑回在襄阳的住所中不出来,开始当起了宅男来。 就在戚元彪移交了自己的工作后不久,襄阳的临时巡抚衙门就接到了荆州知府张宏的报告。 荆州知府张宏在报告中告诉巡抚姚宗文,武昌乱兵自称“保民军”。在控制了武昌府城后,因为粮食不足,“保民军”已经开始对周边地区进行劫掠和骚扰。荆州地区受到了“保民军”行动的波及。目前有大股的乱兵,正在荆州乡间肆虐。 荆州知府张宏提醒巡抚姚宗文,最近荆州地区的道路不宁。他希望巡抚衙门考虑实际情况,暂缓对荆州卫的“点兵核饷”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