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 、开始 2-《时空之门1619》
第(2/3)页
说起来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在古代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在饥荒和抢掠下能够生存下来的人,没有一个会是简单的人物。至少一点,在生存能力和生存意志上,王书辉的第一批手下,那二百多个流民家丁和女工,绝对要比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强上很多倍的。
张黑蛋在长达四年的流民生涯中得到了非常的训练,对于一切能够保证自己生存的机会都会紧抓不放。所以他特别珍惜现在的生活,特别害怕自己会被少东家王书辉看不上,甚至于被抛弃掉。所以在一个多月的学习生涯里,张黑蛋特别的认真和刻苦。他利用一切时间背课本做练习,无论是早晨起来的跑步中,还是中午午休睡觉的时候,脑袋里无时不刻的不在琢磨着课本上的事情。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一个规范化、批量化、工业化的产生人力资源的过程。所以像张黑蛋这样,坚决的按照学习要求学习课本知识的孩子,不需要多少聪明才智,只要是智力正常,就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在一个月后的阶段考试中,张黑蛋数学,语文,自然,地理,历史五门功课全部满分,在全班七十四个学生中排名第一。王书辉特意为张黑蛋改名张宝树,奖励给他银牌一面。任命他为教导大队的大队长,胳膊上戴上一个三道杠的袖标。其他排名前二十的学生每人也被任命为教导队教导员,胳膊上戴两道杠袖标。这些学生从此多了一项福利,可以每天和王书辉一起吃饭。同时他们也多了一项工作,每天晚上,要为所有家丁,十五个家丁队伍,两个仆妇队伍,和两个工匠队伍上课。
王书辉给家丁们订立的教材和学生们的教材一样。不过总体的内容比学生们的语文课,数学课的内容相对简单一些,加上一门历史课。历史课主要内容,是以中国历史上几次被北方蛮族入侵灭国过程中,汉人百姓的悲惨生活为主。工匠们的课程设置上,在语文和数学课上和学生们完全相同,加上历史和自然课,历史课主要以历朝历代的科技发明为主,自然课主要以历史课上相关科技发明的原理定理为主。
“蚯蚓是什么呢,蚯蚓就是地龙。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称呼,如鸭虫、坚蚕、引无、却行等等。不过总的来说,蚯蚓就是我们在野地里,田埂里比较常见的那种地龙。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解地龙的生活习性。”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老师要给大家讲解这个地龙的事情。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地龙除了是一种能够治疗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疾病的良药之外,它又是一种有利于土地肥沃的,有益于人的好东西。”
“最主要的是,地龙可以作为鸡鸭等家禽的饲料,极大的促进鸡鸭等家禽的下蛋和长肉。所以,摸清地龙的生活习性,才能利用它们的生活习性作为饲料,更好的养殖家禽。大家日常吃到的肉类和蛋类,就是从这些家禽身上得到的。所以,这节自然课的主要内容分就是学习地龙的习性,并在课后按照学习小组,根据学到的知识养殖地龙。”
1619年12月的一个上午,王书辉在王府别园第三进院子的学校里,给学生们上自然课。
整个课堂上,一共有七十多个学生。除了三十多个流民儿童之外,其他的学生不是全家都被王书辉雇佣的雇工的孩子,就是附近那个渔村里的儿童,这些孩子从七八岁到十五六岁的都有。他们都和王书辉签订了身契。在明末,他们就是王书辉买断性的奴仆。
王书辉当然不会用对待奴隶的方式对待他们,而是把他们作为自己未来的助手善加培养,给了他们极高的待遇。这些孩子穿着青衣长衫,留着一头短发。每天三顿饭,荤素搭配合理,牛奶,鸡蛋,肉类顿顿不落。来自后世的各种营养药也按时按量的服用。
整个王府别园,从上到下,都对这些孩子羡慕不已。
就连王书辉的准岳父朱由梓,对于这些小孩子享受到的待遇都有相当的不满。用他的话说,这些孩子比他的待遇还要好,虽然在生活待遇和得到王书辉的照顾上,他说的一点也没错,但是在王书辉看来,他给予这些小孩子的照顾,远远比不上这些小孩子学习的热情和专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