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9 章 会前准备-《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2/3)页

    他拿起一份文件:"这是最近的一些调研数据,35岁就业难的问题在全国都很普遍。

    你们的试点很有意义,但要想推动全国性的改变,建议要更有系统性。"

    苏保国建议,应该把职业培训、社会保障、企业用工政策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一套组合拳。"

    回到招待所,李毅飞再次投入工作。

    他根据苏保国的建议,重新梳理了政策建议部分,把原来零散的建议整合成一套系统方案。

    下午,曹大伟又来找他:"我联系了几个兄弟省市的同志,他们对这个试点很感兴趣。

    晚上有个小范围座谈,你去听听他们的意见。"

    座谈会上,来自不同省市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观察。

    一个沿海城市的市长说:"我们那里互联网企业多,35岁危机特别明显。

    你们提出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议很好,但如何保证培训内容跟得上产业变化?"

    一位西部省份的负责人补充道:"我们那里传统产业比重大,老职工转岗难的问题更突出。

    建议你们在报告里增加这方面的案例。"

    这些意见让李毅飞受益匪浅。

    会后,李毅飞连夜修改报告,补充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分析。

    第三天,李毅飞带着修改后的报告再次请教苏保国。

    这次是在苏保国的书房,两人对着报告逐字推敲。

    "这里要加一个数据对比。"苏保国指着报告中的一处说,"同样是35岁,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面临的困境有什么不同?

    把这些差异说清楚,建议才更有针对性。"

    书房里的时钟指向深夜十一点,两人还在讨论。

    苏保国泡了一壶新茶,说:"推动一项政策,光有热情不够,还要讲究方法。

    你的建议要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第四天是最后的准备时间。

    李毅飞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汇报。

    他记下每个可能需要解释的点,准备了补充材料。

    曹大伟抽空来听了一次预演,提出一个关键建议:"在讲问题的时候,不要光说困难,要强调这个问题不解决的后果。
    第(2/3)页